科研速递:蒲守智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上报道基于9,10-二噻吩蒽的高对比度可逆力致荧光变色AIE材料的最新研究-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科研速递:蒲守智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上报道基于9,10-二噻吩蒽的高对比度可逆力致荧光变色AIE材料的最新研究
  • 来源:  更新时间:2025-10-21 10:31:57 点击数:次 字体:【

  • 近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蒲守智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团队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Fluorophore-functionalized dithienylanthracene-phenanthroimidazoles for reversible high-contrast mechanochromism”的研究成果

    图1 . DTAPIs的分子结构及光致发光荧光变化

    本研究9,10-二噻吩蒽为母体,通过在菲并咪唑环的N1位引入不同共轭程度的荧光团芳香取代基,成功合成了DTAPI-PhDTAPI-PyDTAPI-TPA三种衍生物。研究揭示了立体阻碍效应与共轭程度对其光物理性质的调控作用,三个化合物均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及高对比度的可逆致荧光变色行为,具体表现为荧光颜色由明亮蓝绿色转变为亮黄色。研究分析表明,通过调控取代基的共轭程度和扭曲度,能够有效调节其发光特性。细胞毒性评估证实该类材料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成像。

    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姚万红和赵曾继红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陈丽丽副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和蒲守智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6300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2BAB203030、20224ACB203006)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2202501)、“2011协同创新中心” 开放基金项目(2024KFJJ41、2024KFJJ42)以及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NO:2024SSY05141)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photochem.2025.11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