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蒲守智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团队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报道基于D-A-D型9,10-二芳基蒽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最新研究成果-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科研速递:蒲守智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团队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报道基于D-A-D型9,10-二芳基蒽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20 11:59:01 点击数:次 字体:【
  •  

     

    近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蒲守智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团队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发表了题为IE luminogens based on 9, 10-dithienylanthracene with a D-A-D structure:Desig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in cell imaging”的研究成果

     

    1 . DTAs的分子结构及在不同刺激作用下的荧光变化

    本研究合成了三种新型的D-A-D结构的9,10-二噻吩蒽衍生物(DTAs),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这些DTAs由取代的9-苯基-9H-咔唑(BPCB-DTA)、三苯基胺(BTPA-DTA)和N,N-二甲基苯胺(BDMA-DTA)作为供体单位组成,并带有苯乙腈基团作为受体单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对光学性质的影响已被彻底讨论。除了BDMA-DTA外,所有DTA都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随着水分数从0增加到90%DTA的荧光逐渐猝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由于自组装过程,聚集体形成了形态规则的纳米棒。此外,BPCB-DTABTPA-DTA表现出可逆的机械荧光变色和气相变色发光行为,具有高颜色对比度的机械荧光色,范围从黄色到亮绿色。这些结果表明,大体积和非共面荧光团在构建D-A-DAIE染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对HeLa细胞进行荧光成像实验证实了这些DTAs的生物成像能力。

     

    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顺阳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陈丽丽副教授、王仁杰副教授和蒲守智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630052246701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2BAB2030302011 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4KFJJ412024KFJJ42)以及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NO.2024SSY05141)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photochem.2025.11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