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蒲守智教授、刘宏亮副教授团队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报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和光致变色的四芳基功能化肼响应荧光材料用于化学传感和动态防伪的最新研究成果-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科研速递:蒲守智教授、刘宏亮副教授团队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报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和光致变色的四芳基功能化肼响应荧光材料用于化学传感和动态防伪的最新研究成果
  •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08 10:06:12 点击数:次 字体:【
  •         近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学部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蒲守智教授/刘宏亮副教授团队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发表了题为“Tetraaryl-functionalized hydrazine-responsive fluorescent material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nd Photochromism for chemical sensing and time-dependent dynamic anti-counterfeiting”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基于四芳基乙烯的荧光探针TAE-B-BT,其关键中间体TAE-B-1o和产物TAE-B-2o表现出显著的AIE效应和光致变色特性。该探针能高灵敏度实时检测N2H4,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均发生显著变化,在液相、气态及土壤样品中均展现优异定量性能。基于其对N2H4和紫外光的双响应特性,成功构建了双输入双输出分子逻辑门系统。创新性地利用TAE-B-BTTAE-B-1oN2H4的差异响应动力学,结合光致变色行为,开发出新型动态信息加密材料,实现了时控图案显示、紫外擦除及多模态(彩色/荧光)防伪验证。这种整合分子识别、光响应及时序调控的防伪策略,为高安全性材料开发提供了新范式。

     

    图一 TAE-B-BT, TAE-B-1oTAE-B-2o原理图以及用于化学传感、光致变色和动态防伪示意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奕璇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刘宏亮副教授、蒲守智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No. 2024SSY05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226300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 20224ACB203006)、“大分子工程中心”开放项目(No. 2024KFJJ37)、“311工程中心”开放项目(No. 2024KFJJ40)、江西省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项目(YC2024-S692)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aa.2025.12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