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在化学学科国际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最新影响因子为4.9)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of a phosphonate-based hydrogen-bonded organic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uranium from seawater” (DOI: doi.org/10.1016/j.colsurfa.2025.136935 ) 的研究性论文。
铀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海水中铀资源丰富,储量远超陆地。然而,铀的半衰期长、放射性高且具有生物毒性,这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因此,从海水中提取铀(UES)可以成为缓解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该论文采用重结晶技术构建了一种磷酸基氢键有机框架(P-HOF)用于海水中铀的提取。该材料具有丰富的磷酸活性位点,从而对铀酰离子表现出高的吸附能力(Qm= 1066.0 mg g-1)、快速的平衡时间(t=30 min)及优异的选择性(kd=8.42 × 105 mL g-1)。此项研究成果对海水中提取铀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一 P-HOF合成路径示意图及其相邻分子间氢键类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邵翠翠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志坚副教授、蒲守智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5085、22465017和2226300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2BAB25147和20224ACB203006)、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22QNBJRC006)的资助。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编号:2024SSY05141)提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a.2025.136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