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守智教授/张道彬副教授团队在《Microchemical Journal》发表关于荧光探针铱(III)配合物用于跟踪天然水、啤酒和活细胞中的硫化氢及其在食品、PDT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蒲守智教授/张道彬副教授团队在《Microchemical Journal》发表关于荧光探针铱(III)配合物用于跟踪天然水、啤酒和活细胞中的硫化氢及其在食品、PDT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20 10:42:40 点击数:次 字体:【

  •         近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学部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蒲守智教授/张道彬副教授团队,在《Microchemical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Highly sensitive fluorescent probe based on Iridium(III) complex for tracking H2S in natural water, beers, and living cel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stuff and PDT for cancer cells”的研究成果。

     

    1 III配合物用于跟踪天然水、啤酒和活细胞中的硫化氢及其在食品和PDT中对癌细胞的应用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味,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其污染背景涉及自然源和人为源,对环境和健康构成威胁。荧光检测技术在硫化氢(H2S)检测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因此开发一种高灵敏度检测硫化氢H2S)荧光探针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叠氮基团作为识别位点,合成了基于IrШ配合物的荧光探针Ir-N3,用于检测硫化氢。实验结果显示,加入硫化氢后,Ir-N3的荧光显著减弱,而其他竞争物质则没有引起任何变化。研究结果表明,Ir-N3探针具有显著的硫化氢检测能力,其检测限LOD = 0.518 μM)、斯托克斯位移235 nm响应速度快、对活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良好的水溶性。因此,该探针被进一步应用于实际水样、啤酒、腐烂食物、斑马鱼和HeLa细胞中的硫化氢检测。此外,荧光探针Ir-N3光激发后能在溶液中和细胞内有效生成单线态氧和活性氧(ROS),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论文第一作者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蔡瑭璇,2020级硕士研究生田甜为论文的共一作者。张道彬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蒲守智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63005)、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GJJ2201316)以及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编号:2024SSY05141)的财政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icroc.2025.114293